之前講座(附影片)

Year 3 : September 2022 – August 2023

[講座卅三 2023 0507 傅正明 「賞析波斯大詩人奧瑪珈音的《魯拜集》 」

波斯大詩人奧瑪珈音(Omar Khayyam,1048–1131) 的《魯拜集》(The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是世界文學瑰寶。傅正明將其中譯和英國詩人費兹傑羅(Edward Fitzgerald, 1809–1883)的英譯兩相對照,賞析《魯拜集》詩歌之美與哲思之深。

[講座卅 2023 0402 酈民興 「 民俗畫家楊先民的赤子心 」

楊老師擅長工筆細繪,亦能縱橫潑墨,豪氣四溢,作畫方式與風格集中外繪畫之大成. 且均極精通,除一般山水風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外,對華夏文化及傳統中國的人物,風情,生活,市集,社會等等,尤為擅長. 雖去國數十年,但是憑其入微的觀察及超人的記憶力,畫出來的作品極富鄉土氣息,而且對人物的表情及肢體言語都有深刻的描繪. 畫中樸素的升斗小民,慈祥的老人,天真無邪的兒童正是楊老師自己謙虛誠懇,平易近人,和赤子之心的寫照,使人懐念不已.

[講座]  2023 0305  劉滄浪 ―「 賞析美索不達米亞的古文明藝術 」

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又稱肥腴月  灣),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之間,衍生了最早的古文明之  一。在今天土耳其靠近敘利亞的地區,還保存了大量的兩河流域藝  術遺產,豐美絕倫。

[講座]  2023 0212  李黎―「 尋訪文學現場 」

虛構的小說背後,都有實境的舞台。李黎的旅行,常是尋訪印證那些”舞台”–莒哈絲的《情人》在越南湄公河畔的家;帕慕克的記憶和哀愁之城伊斯坦堡的《純真博物館》;《微物之神》作者羅伊在南印度家鄉的舊宅;《安娜·卡列寧娜》情定和魂斷的火車之旅;還有沈從文的鳳凰、三毛的加那利、茅盾和木心的烏鎮…讓我們與李黎一同跨越時空,尋訪文學的心靈場景。

[講座二十]  2023 0108 海蒂「大河長流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世界第四大的河流. 海蒂從加拿大邊境的源頭,到入海的墨西哥灣,跋山涉水,罕見地完成了廣泛深度探訪母親河的壯擧. 除了介紹大河的地理,生態和歷史文化,也分享她拍攝的大河風光和為比創作的歌曲與詩。

[講座二十]  2022 1203 孟絲「淺談亨利八世及都鐸王朝

英國三十年玫瑰戰爭由亨利七世以迎娶敵對家族公主而結柬,統一英格蘭,開創了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 由次子亨利八世迎娶寡嫂為王后,十多年後亨利八世以渴望王子無望爭取離婚,脫離羅馬教廷,創辦英國新教,成為英國政教最高領袖,先後離婚結婚六次,引起數十年爭議及流血衝突不斷,因美麗的錯誤而出生的依麗沙白一世,卻讓都鐸王朝進入了大放異彩的輝煌時代.

[講座二十七]  2022 1029 劉麗蓉「傳遞大愛教育接力棒:重點非洲

一個生長在津巴布韋的小女孩,懷抱夢想,反抗文盲、貧窮、被虐與人口販賣,完成博士學位後,在家鄉興建學校,傳遞大愛教育的接力棒,被美國訪談節目名主持人Oprah Winfrey 稱譽為最能感動世界的一位女性,讓我們來瞭解Dr. Tererai Trent的故事。

[講座二十六]  2022 1001 李屏慧―「莊萊德大使夫婦的水墨外交

一幅于右任的書法,掀開了不為人知的近現代藝術史的面紗一角。自1949年始,近百位歷經動盪的藝術家們,在台灣重拾文化傳承的畫筆,於餘暇和同好建立書畫社團,相互切磋; 這些作品,經由熱愛中華文化的美國駐華大使(1958-1962)莊萊德夫婦(Everett Francis Drumright & Florence Drumright)的捐贈而大顯於世。李屏慧從2013年起,不斷的探索追尋,抽絲剝繭,終於還原出大使夫婦和藝術家們的友誼及歷史.

[講座二十五]  2022 0903 洪章夫 「 《詩經》裡昆蟲的隱喻

孔子認為,讀詩能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美國農業部退休昆蟲學研究員洪章夫博士,將透過《詩經》裡的各種昆蟲,說明它們的習性,剖析它們在《詩經》中豐富有趣的象徵意涵。

Year 2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2

[講座二十四] 2022 0806 張琴「西班牙的飲饌傳奇 

旅居西班牙近三十年的詩人作家張琴,率領西班牙藝術團隊,推出飲饌現場製作的視頻 , 佐以材質文字介紹,將西班牙的招牌美食端到您的面前。不但讓您學會如何炮製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精緻佳餚,也從飲食文化角度切入,進一步瞭解西班牙人文、歷史、地理、民俗與生活習性。鏡頭並將拉到西班牙南部名城馬拉加(Málaga),進入詩人王曉露的家,一  窺當地飲饌風情。

[講座二十三] 2022 0702 傅正明「葉慈­詩歌的暴力美學和禪宗人文主義」

探討諾貝爾文學獎詩人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如何在其詩歌中以藝術表現社會暴力和人文精神,例如《麗達與天鵝》(Leda and the Swan)、《戰時沉思》(A Meditation in Time of War)和《第二次降臨》(The Second Coming)等作品的暴力形象、政治道德、哲學意義和禪宗公案意味。…..

[講座二十二] 2022 0611 李嘉音「《火痕》的來龍去脈」

《火痕》帶你回到一個世紀以前的聖荷西中國城,模擬現場,將被焚燒的事實重現世人視野。一場神秘的大火,人為的蓄意計劃,頓時讓一千四百多名華人無家可歸。李嘉音娓娓道出這依據真實事件而塑造出的歷史故事。

[講座二十一] 2022 0430 周典樂「中國近代畫派 — 嶺南畫派的藝術風格與特色」

演講將以Power Point 介紹嶺南畫派的源起與技法上的獨特風格,並欣賞開派以來代表畫家的畫作,包括開山祖師 居巢與居廉兄弟,嶺南三傑 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第二代傳人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以及第三代傳人歐豪年。

[講座二] 2022 0401 洪玉芬「馬背上的舞步

藉由長期不斷的非洲商旅,洪玉芬透過靈慧的觀察與敏銳的心,以溫暖的筆觸,寫下非洲千姿百態的風景、自然與人文。

[講座十九]  2022 0305 張純瑛「改變歷史的巨人—啟蒙主義大師 伏爾泰」

被法國大革命推翻的路易十六說: 「伏爾泰和盧梭摧毀了法國 (其實是波旁王朝).」的確,伏爾泰的啟蒙學說,教導民眾獨立思考,掀起沛然莫之能禦的改革風潮,將歐美歷史由君權推向民權。

[講座]  2022 0205 林中明 藝術及文學的「聯藝共振」Echo Couplet Harmonic Oscillation 

自《文心雕龍》寫成以來,首次有人把它的理論,藉 <麗辭篇>,用於名為 E.C.H.O. 的藝展. 林中明先生策畫  藝展,落實構想,並為藝術新闢一個藝類.

[講座十七]  2022 0101 虞立煒 文學「出入 」電影

題目中的“出入”有著雙重含義,既是指文學改編成電影后與原作的不同,同時也是指在改編過程中電影對文學的昇華。所謂“入”以文學為基幹,而“出”則是屬於電影的範疇。 文學和電影是截然不同的表達形式。

[講座]  2021 1204 范儒 溯源中國陶瓷發展,欣賞亞洲藝術博物舘收藏

溯源中國陶瓷發展, 欣賞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講座十五]  2021 1106 蘇正隆「從文學中的草木談植物離散(Diaspora) 」

詩經, 楚辭, 韓愈文, 王維, 白居易詩, 莎士比亞的劇作等古典文學中出現的植物, 優美而意涵豐富. 路畔你與它們錯身而過時, 如何辨其綽約丰姿?

[講座十四]  2021 1002 張建平「 心繫神州, 客行天下, 四海為家, 世界客家人的足跡

客家人是以洛陽為中心, 為數不多但保有漢文化的傳播者. 他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為中國文化開疆拓土: 土樓、詩歌、歷史、族譜遠及世界各地, 包括1776年在北婆羅乃創建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中秋節特別講座]  2021 0918 丘宏義 「去火星之謎: 衣, 食, 住, 行?

研究火星地質歷史的學者, 都認為, 在創世時期, 約45億年前到40 億年前, 火星上的地理和地球現在的差不多, 有大海, 空氣中有氧氣. 因此, 非常可能有原始的生物. 可是就在這0.5 億年中, 火星失去了它的水, 大氣變成非常稀薄, …可是人們對火星的熱愛程度, 絲毫未減.

[講座十三  2021 0904 雲中君「美食與藝術(二)巴黎的食色文化五月雲老師探討法國美食史, 迴響熱烈, 甚多聽眾殷盼就美食部分進一步闡述, 俾利日後旅遊花都品嚐佳餚. 此次雲老師將細說三十五間知名餐廳各領風騷的食色文化.  

「美麗心世界」系列講座 Two Years (09/2020 – 08/2022) In Review

Poem for WCLS from 灣區牡丹詩社社長 林中明 2022.8.6

讚賞美麗心世界  送別楊慶偉會長

美麗心世界    功成三分協       ✌

             耳目月月新    名家金玉言        👑

             時流文藝轉    敢為天下先       👍

             節目中西變    亮麗存入間   📚🙏 

Year 1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1

[講座十二] 2021 0807 李屏慧「佛教石窟藝術探秘」- 介紹敦煌以東的十二個石窟, 梳理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歷史, 重溫印度佛教漢傳中原的幾條路線.

[講座十]2021 0703 李嘉音 「從波斯到伊朗」- 將從歷史, 地理, 文化, 民情的角度切入, 揭開這神秘古國的面紗, 以瞭解這文明古國的前世今生.

[講座十] 2021 0605 焦明「絲路上的璀璨明珠:烏茲別克」- 由撒馬爾罕、希瓦等歷史名城的特殊地貌和文化, 見証絲路興衰變遷的痕跡.

[講座九] 2021 0501 雲中君「美食與文藝-巴黎的文化饗宴」- 巴黎是藝術之都, 也是美 食王國, 兩者結合格外令人神往.

[講座八] 2021 0403 藤田梨娜「日本文學的風土性」- 日本的風土性如颱風, 地震, 火山, 孕育了特異的文化, 宗教, 藝術, 文學. 從日本文學以及外國人書寫日本的作品來探討日本的風土性.

[講座七] 2021 0305 鍾明德「尋找被遺忘的台灣文化瑰寶: 賽夏族矮靈祭淺談」- 淺談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準備播放幾首好聽的古調和歌舞影像), 介紹賽夏族這個弱小的民族和他們強大的矮靈祭, 探索賽夏族矮靈祭的靈魂或內在過程.

[講座六] 2021 0206 姚嘉為「蕉風椰雨話大馬」-  華人離鄉背井的生根馬來西亞,後代還能開出華文文學的璀璨花朵, 反應出多元民族文化與風情.

[講座五] 2021 0102 楊慶偉「馬可波羅遊記及其北美洲探險之謎的最新發現」- 馬可波羅雲遊四海八荒更深入極北之的阿拉斯加, 為了好奇還是替忽必烈大汗尋找黃金?

[講座四]2020 1205 劉嫄博士「東非古國Ethiopia文化巡禮」– 深入東非古國, 走進原始部落, 探尋千年文明.

[講座三] 2020 1107 荊棘女士(朱立立) 「服務蠻荒之地」- 回憶在非洲、南亞、中南美落後地區興辦學校, 改善環境的奇特經驗.

[講座二] 2020 1003 周典樂女士 「東西繪畫的異同 – 淺談張大千與畢卡索認識同時代的東西兩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與內心世界.

[講座一 ] 2020 0919 周武屏醫生 「行醫的人道精神」- 緩和照顧反映出原始人性的真實面. 周醫師的演講分成三大單元: 行醫之道, 與失智者同行及歲月留痕.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