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七)

「美麗心世界」系列講座讓您 足不出戶, 也能神遊世界

2021 0306「美麗心世界」系列講座():

鍾明德「尋找被遺忘的台灣文化瑰寶: 賽夏族矮靈祭淺談

淺談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準備播放幾首好聽的古調和歌舞影像), 介紹賽夏族這個弱小的民族和他們強大的矮靈祭, 探索賽夏族矮靈祭的靈魂或內在過程.

演講內容大綱:

鍾明德教授將介紹台灣原住民十六族的文化, 播放幾首好聽的古調和歌舞影像, 聚焦於賽夏族這個弱小的民族和他們強大的矮靈祭, 它曾啟悟了鍾明德, 影響他一生的靈修.

在台灣研究成為顯學, 學術論文全球氾濫的今天, 若說還有什麼台灣文化瑰寶會被遺忘, 就是賽夏族矮靈祭的靈魂或內在過程(inner process)了. 它不只是過去被遺忘, 今天被遺忘, 將來正常的話, 也會被遺忘. 原因很簡單: 我們今天的學術界已經不相信靈魂或內在過程這類的東西, 因此, 我們的文化保護通常只是捕捉了木乃伊或碳14的定性資料而已.

拜登說要找回美國的靈魂: 大家都當真嗎? 鍾明德完全相信, 只是好奇他如何做呢?

靈魂和內在過程都是現代表演訓練之父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用語: 他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 他有方法: 用有意識的身體行動來達到下意識的靈感(Subconscious by means of Conscious),  這也就是難以言說, 但做了就可以學會的內在過程.

一如矮靈祭的典儀, 隱藏在基督、天主、穆斯林、印度、佛、道及薩滿教的誦經聲中, 神遊於禪的超覺冥坐𥚃, 何者是本質(essence)? 何者是表象(existence)? 它們之間有無通道? 這是人生哲學上最重要的課題. 請聽鍾明德娓娓道來, 也期待與聽眾雙向交流.

講者簡介: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兼戲劇學院院長, 21世紀以後的著述有《三身穿透本質出: 自殘、裸體與慈悲》(2020),《MPA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致敬》(2018),《藝乘三部曲: 覺性如何圓滿? 》 (2013), 《OM: 泛唱作為藝乘》(2007)和《神聖的藝術: 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2001)等學術專書. 研究方向為現代戲劇、表演理論、劇場人類學和儀式研究等.

演講 Youtube Link:

(1) Lecture

(2) Q&A

Poster

%d bloggers like this: